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ě

【源】 ①明、清时云南镇南州阿雄关(故关在今云南南华西240里)巡检司土巡检、罗雄州(故治在今云南罗平)土知州均有者氏,系彝族(253)。《姓氏考略》谓者系云南苗种之姓(60)与《姓觿》谓云南夷族之姓(17),此苗种与夷族均系旧称。②系堵氏因事去土改为者(60,62)。③清时淮军统领者贵,初投军时不知其姓,后官至总兵,将具奏主帅李鸿章赐姓,时鸿章正阅公牍,即令其在公牍上随指一字,贵依言指者字,遂以为姓,见《小天欉馆笔记》(62)。【布】 四川中江(345)、安徽淮南(362)、台湾台北、高雄(68,261)、云南东川(380)、哀牢山(128)、泸西(374)、南华、北京、河北等地均有此姓。【人】者继荣,明云南罗雄州土知州(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山西之太原、临汾,甘肃之舟曲、徽县,云南之路南、景谷、江川、马关等地有分布。汉、回、苗、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云: “系诸姓所改。”② 《续通志·氏族略·补遗·诸方大姓》称: “明云南土苗有者氏。”③ 《中文大字典》注引 《小天枞馆笔记》 载: “清时有淮军统领者贵,初投军时不自知其姓。后官至总兵,将具奏,主帅李鸿章曰: ‘安有总兵而无姓者?’ 贵请鸿章赐姓,时鸿章正阅公牍,即令其在公牍上随指一字。贵依言指一 ‘者’ 字,遂以为氏。”

元代有者苏; 明代有者保、者继荣。

猜你喜欢

  • 安端

    读音:Ānduān《姓氏词典》 引 《新五代史》称: “五代有安端少君。”未详其源。

  • 读音:zhǔn古守准之官,以职为氏。(见《姓氏考略》)

  • 读音:táng【源】 ①系自姜姓。春秋时齐桓公之后,食采于棠(故城在今山东平度东南),曰棠公,棠公之子无咎,随母适崔武子,遂以棠为氏(6,7,17,21,60)。 ②棠,春秋楚地,故城在今江苏六合县。

  • 葢珠

    读音:Gězhū【综】 清正红旗满洲领催舒逑之妻为葢珠氏(260)。

  • 而董

    读音:Érdǒng【源】 系自子姓,见《潜夫论》(5,63)。

  • 读音:Ào【综】源出不详。台湾台东(64)、贵州安顺等地均有此姓。《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云: “今浙江嵊泗县有此姓。”未详其源。

  • 长梧

    读音:cháng wú家有长梧,因以为氏,如长柳、长桑之类。(见《姓氏考略》)瞿鹊子问长梧子曰:吾闻诸天子、圣人不从事于务。(见《庄子·齐物论》)

  • 读音:Chè【音】又音Chè(17,86)。【源】黄帝臣謵朋之后(17,62)。亦见《字汇》(86)。【望】楚郡(17,418)。《姓氏词典》 据《姓考》 收载。其注: “以祖辈名字为姓氏。 系黄

  • 读音:Fǒu【综】 源出不详。山西平陆(298)、山东新泰(359)、湖北黄梅(361)、台湾嘉义(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多此姓。太原、大同、阳泉、临汾、朔州、忻

  • 读音:Fēng酆姓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源于姬姓。武王克商,封己弟于酆邑(今湖南永兴北),世称酆侯,其后人以原封国名为姓。酆姓较为少见,后在京兆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京兆望。酆姓历史人物有酆谋,太平天国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