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
【源】 ①耒水,源出湖南桂东,为湘江支流。耒阳,秦置县,今湖南耒阳,或因水、或因邑为氏。②湘西苗族龙姓氏族中有耒姓(116)。【布】 湖南湘潭(373)、浙江诸暨(368)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江西之永修、福建之浦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永修、浦城等县公安局提供。《姓氏词典》引《姓谱》亦收,未详其源。(按:耒,古代一种农具,当以物为氏。从耒而言,此姓之出,不会太晚,但姓氏书多未收,可能因族中人少且少著名者。)
【源】 ①耒水,源出湖南桂东,为湘江支流。耒阳,秦置县,今湖南耒阳,或因水、或因邑为氏。②湘西苗族龙姓氏族中有耒姓(116)。【布】 湖南湘潭(373)、浙江诸暨(368)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江西之永修、福建之浦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永修、浦城等县公安局提供。《姓氏词典》引《姓谱》亦收,未详其源。(按:耒,古代一种农具,当以物为氏。从耒而言,此姓之出,不会太晚,但姓氏书多未收,可能因族中人少且少著名者。)
读音:Wǔ'niè【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萨哈尔察(23,63,180,260)。【变】 后改为武氏(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萨哈尔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或改
读音:Lìxì《姓氏词典》据 《古今姓氏书辨证》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即乞利咥氏。” “乞利咥” 乃天竺人姓。咥,或音diē。
读音:Yùnqī【源】 五代时后汉梁鸿改姓运期氏(7,9,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引《万姓统谱》收载。《姓氏考略》注引 《后汉书·逸民传》 云: “后汉梁鸿,易姓运期,名
读音:Bóěrjìkè【源】 ①金时女真人姓(24)。②清蒙古八旗姓。凡二派,出扎鲁特、科尔沁等地(23,63,260)。【人】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巴颜之妻为博尔济克氏(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扎
读音:Yǔtuǒ【综】 藏族姓。唐时松赞干布王朝对有功之臣封以领地与封号,世裔,子孙因以为氏,有宇妥氏(170)。
读音:liú【源】 见《清稗类钞·姓名类》(86)。【人】疁子耕,宋时人,号萧闲居士,著有《萧闲词》一卷,见《正字通》(15,62,63)。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援引 《正字通》 收载,其注云:
读音:Bù步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封邑为姓氏。春秋时晋国大夫叔虎有个儿子被封于步邑,其后代遂以邑为姓。二是他族改姓,南北朝时,鲜卑族步鹿根氏进入中原后改姓步。步姓早期活动于山西一带
读音:Tuōtuōlǐtái【源】 元时蒙古人姓(57)。【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多托尔台〕(24)。【人】 布智儿,一作布扎尔(24),脱脱里台氏,元太祖时从征回回、斡罗斯等有功,后为大都行
读音:Pàchá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马边有分布。此姓系马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Cháhǎnmòěrqí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元睿宗庶子拨绰之妻即姓此氏。“以姓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