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iáng

【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郑穆公去疾,字子良,其后以字为氏,见《姓考》(3,7,9,12)。②下邳有古良城(在今江苏邳县南)、幽州有良乡(在今北京房山),必有以地名为氏者(60,62)。③壮族姓。唐、宋时岭南壮族先民以部族旗子颜色为姓,有黄姓。良系壮、泰语黄字之音译(250)。④汉时羌人有良氏(17)。⑤回族姓(344)。【望】 荥阳(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口不多。【人】 良佐,春秋时郑大夫(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上海之松江,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黄骅,山东之鱼台、平邑、平度、昌乐,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大同等地均有。汉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姬姓。郑穆公子子良之后。”此当以字为氏,系出姬姓。(按: 《中国姓氏大全》 据 《姓氏考略》 引 《姓考》 称: “春秋时郑穆公名去疾,字子良,其孙以祖父字为氏。” 有误。盖郑穆公名兰,文公子,去疾者,乃穆公庶子也。)②《姓氏考略》 注云: “下邳有古良城,幽州有良乡,必有以地为氏者。” 古良城在今江苏邳县北六十里;良乡,今属北京,在房山县境东。

春秋时郑有良霄 (郑穆公庶子公子去疾之孙);汉代有良就,河间相; 又有良贺、良燮。

猜你喜欢

  • 读音:jiāng【源】源自姬姓。郑公族之后有薑氏(8,17,60,62)。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考略》亦载,其注引 《路史》 云: “郑公族后。” 则此当系出姬姓。

  • 剟賴

    读音:Duōlài【源】 见《姓苑》(7)、《姓解》(9,63)。《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

  • 阿勒坦多托爾

    读音:Ālètǎnduōtuōěr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列传》库库布哈·阿勒坦多托尔氏。”未详其他。

  • 葉卜哲里

    读音:Yèbǔzhélǐ【综】 清驻防索伦正蓝旗中有叶卜哲里氏,世居烟必拉(259,260)。

  • 乞扶

    读音:Qǐfú【综】 北魏孝文帝时改乞扶为扶氏,见《魏书·官氏志》(6,17,27,70)。一说即乞伏氏之异译(70)。【人】 乞扶莫干,北魏末代北胡民,破那县,杀太守(27,242)。历史上代北地区

  • 鮮干

    读音:Xhānggān【综】 源出不详。台湾桃园有此姓(68,261)。

  • 中村

    读音:Zhōngcūn现行罕见复姓。今河北之昌黎有分布。此姓系昌黎县公安局提供。本日本人姓,入中国籍,遂以日文汉字姓氏而为姓。

  • 尼麻車

    读音:Nímáchē【综】 明时女真人姓。源自金女真人尼质阿氏,至元时改称乃马真氏,至明时称尼麻车氏,至清又改称尼玛察氏(100)。明代女真族姓氏。朝鲜 《李朝实录》有载。(按: 此即 《清通志·

  • 读音:jiàn甘服公之后有鉴氏。(见《路史》)

  • 读音:Diàn现行罕见姓氏。今江西之奉新有分布。此姓系奉新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亦未见载於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