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源】①见《姓苑》(15,21,60)。诺水(今四川通江西),当以水名为氏(60,62)。②清满洲人姓(260)。 【布】山东新泰(359)、台湾(64)、云南建水(409)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景谷等地有分布。汉族、傣族有此姓。《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载; 《姓氏考略》 亦收,其注云: “ 《汉书·匈奴传》 有 ‘诺水’,(颜注): ‘诺真水也。’ 当以水为氏。” 《姓氏词典》 称: “ (诺真水)在四川通江县西,今名西河。”
唐代有诺乐; 宋代有诺驱。
【源】①见《姓苑》(15,21,60)。诺水(今四川通江西),当以水名为氏(60,62)。②清满洲人姓(260)。 【布】山东新泰(359)、台湾(64)、云南建水(409)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景谷等地有分布。汉族、傣族有此姓。《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载; 《姓氏考略》 亦收,其注云: “ 《汉书·匈奴传》 有 ‘诺水’,(颜注): ‘诺真水也。’ 当以水为氏。” 《姓氏词典》 称: “ (诺真水)在四川通江县西,今名西河。”
唐代有诺乐; 宋代有诺驱。
读音:xiè【源】 古有贤人渫子(7,12,15,17)。渫氏当系其后。【望】 会稽(17,418)。【人】 渫昇,明时山西人,成化举人,任邓州知州(12,21,60)。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
读音:Bà【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江川、通海有分布。彝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Zháhá’ěr【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鄂托克旗有此姓(318)。
读音:fǎn【源】 见《姓苑》(15,21)。汳水,即河南境内之汴水,居于汳水者以为氏(60)。【布】明时河南怀庆府(治所在今河南沁阳)(15,21,60)、今大陆(91)等地均有此姓。 【人】反涘,
读音:Yǐ【音】 亦音以(Yǐ)(17)。【源】 相传夏禹之母吞薏苡而生禹,故以为氏,见《集韵》(17,62)。【变】 苡即姒(17)。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
读音:Tuōnuò金代女真族姓氏。乃金女真黑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Sàdáhā【综】 清满洲镶蓝旗有萨达哈氏(259)。
读音:Dàzhuì【源】 东汉时王莽篡汉自立为帝,国号新,设大赘官,主乘舆服御物。因官为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王莽时有大赘官,主乘舆服御之物(见《汉书》
读音:zhòu齐大夫食邑于昼,因氏。(见《风俗通》)
读音:Sìláng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