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奚
后魏献帝以弟为达奚氏,后改为奚氏。(见《魏书·官氏志》)
后魏孝文帝以献帝第三兄之后为达奚氏,寻又改为奚氏。(见《姓氏考略》)
▲<北周>达奚武,代人,东秦州刺史。<隋>达奚长儒,代人,大将军。
后魏献帝以弟为达奚氏,后改为奚氏。(见《魏书·官氏志》)
后魏孝文帝以献帝第三兄之后为达奚氏,寻又改为奚氏。(见《姓氏考略》)
▲<北周>达奚武,代人,东秦州刺史。<隋>达奚长儒,代人,大将军。
读音:bùsùtè【综】 清蒙古正蓝旗中有额布素特氏(259)。
读音:Sǎlǐgē【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撒里哥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萨拉噶〕(24)。元代 “色目人” 姓。为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
读音:Chǒu【音】又音愧(Kuì)(86,91)。 【源】见《姓苑》(21,24)、《集韵》(86)。商周时古族鬼方,活动于今陕西一带,亦称媿氏(91)。一说,或系魏氏因事去禾为媿(26)。 【人】
读音:tóng【源】 ①系自姒姓。周时彤伯,盖系彤城氏之后,见《史记》(60,62)。②系自姬姓。周成王支庶封于彤(故城在今陕西华县),后以国为氏,见《路史》(11,12,17,21,60)。【变】
读音:Zǐshèn/Tsushen【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mò yí【源】 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公子目夷之后。墨目音转,目夷为宋襄公兹父之庶兄(7,60)。【变】 一作〔黑夷〕(17)。【人】 墨夷须,春秋时宋襄公子,为大司马(11,60)。历史上罕见复
读音:lǐng吴郡有领氏。(见《程氏世谱》)
读音:Dū’ěrběn【综】清驻防索伦正红旗中有都尔本氏(260)。
读音:Yímù【源】 春秋时宋桓公之子鱼目夷(即公子目夷,字子鱼)之后,见《路史》(17,63)。按:疑夷目为目夷之误。《姓氏词典》引 《姓觿》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Ābì【源】 彝族姓。属曲比家支(375)。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马边有分布,或改从单字姓“蔡”,马边县公安局提供。(按: 疑此即峨边县“阿比”氏之别译。)姑兼收并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