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姓氏起源>鄂爾克特

鄂爾克特

读音:Èěrkètè

【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喀喇沁(23,63)。【变】 清蒙古镶黄旗中有额尔德特氏(61),蒙古正黄旗中有额尔哲特氏,蒙古镶黄旗、蒙古镶红旗中均有额尔特特氏(259),镶白旗蒙古护军孟格之妻为额尔格特氏,镶蓝旗蒙古马甲薛保之妻为额尔都特氏,镶黄旗蒙古护军格都之妻为额尔得特氏,镶黄旗蒙古护军阿布岱之妻为额尔忒特氏(260),〔额尔德特〕、〔额尔哲特〕、〔额尔特特〕、〔额尔格特〕、〔额尔都特〕、〔额尔得特〕、〔额尔忒特〕等似均为鄂尔克特之异译。【人】 鄂尔克特布尼雅锡哩,清蒙古镶黄旗人,世居喀喇沁,顺治中以败流贼等功授骑都尉加二等轻车都尉(23)。额尔德特花连布,清蒙古镶黄旗人,贵州提督(61,72)。额尔德特和映,清蒙古镶黄旗人,原名和宁,乾隆进士,奉使卫藏及西域(61)。一作〔额勒德特〕(72,254)。


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乃清蒙八旗姓氏之一。清初,蒙八旗之镶黄旗人布尼雅锡哩,即姓此氏,世居喀喇沁地方。

猜你喜欢

  • 千沙

    读音:Qiānshā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读音:bá【源】 见《姓苑》(15,21)。罕见姓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俱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注“拔” 云: “又写为 ‘茇’。” 由此可知: 茇、拔同

  • 鬭谷

    读音:Dòugǔ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春秋时楚令尹斗谷於菟(dòugǔwūtú)之后,系出芈姓,以名氏为氏。《左传》 “谷”作“穀”。

  • 读音:/Eh,O【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子乾

    读音:zǐ qián【源】 春秋时蔡昭侯之子公子子乾之后(1,60)。【它】 《姓苑》和《古今姓氏辨证》等书(4,17,21,60)载,齐顷公子都,字子乾,后为氏,误,见张澍《姓氏五书注》(1,26)

  • 俟力代

    读音:sì lì dài俟力代,改为代氏。(见《万姓统谱》)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 后改为单字姓 “俟”、“鲍”、“代”。郑樵注云:“俟力代之为代”。“俟力之为鲍,俟力代亦为

  • 叱奴

    读音:chì nú【源】 叱奴为代北部落。拓拔兴于代北,兼并他部,以本部为内姓,其他诸部随方位分之,北方有叱奴氏(60,62)。叱奴氏出高车纥奚部(242),原居囊曲河附近,北魏道武帝登国五年降魏,被

  • 读音:Kuài【源】 系自妘姓。陆终第四子求言封于侩(故城在今河南密县东北50里),后灭于郑,因以为氏(17,62)。一说,陆终第六子会人之后,有侩氏、会氏、郐氏(8,62)。【变】 一作郐氏(17)

  • 读音:yǔ【源】 系自妘姓。颛顼帝之后,陆终次子惠连之裔,封于鄅(故城在今山东临沂北),后灭于邾,子孙仕宋,以国为氏,见《路史》(4,9,12,15,60)。【变】 ①一作偊(17)。②后去邑为禹(1

  • 敖沃勒

    读音:Áowòlè【源】 达斡尔族姓。敖沃勒系哈拉名,意为山,原居于黑龙江北俄罗斯境精奇里河附近。此哈拉下属五个莫昆:敖沃勒、亚尔兹、德贡、索多尔和克力彻尔(189)。 【变】 ①汉姓有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