酅
【源】 酅,春秋时纪国之邑(故城在今山东益都西北),后入齐为附庸,因氏(17,62)。【变】 一作〔〕(15)。【望】 河东(17,418)。【人】 酅魁垒,晋士,见《左传》(11,17,21)。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并注此音。《中国姓氏大全》 注云: “春秋时纪国有酅邑,在今山东益都县西北。居者以地名为氏。” 《姓氏词典》则云:‘酅,一为古邑名,春秋纪地,在今山东淄博市东;一为古地名,也作 ‘巂’,春秋齐地,在今山东东阿西南。望出河东。”
春秋时晋有酅魁垒。
【源】 酅,春秋时纪国之邑(故城在今山东益都西北),后入齐为附庸,因氏(17,62)。【变】 一作〔〕(15)。【望】 河东(17,418)。【人】 酅魁垒,晋士,见《左传》(11,17,21)。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并注此音。《中国姓氏大全》 注云: “春秋时纪国有酅邑,在今山东益都县西北。居者以地名为氏。” 《姓氏词典》则云:‘酅,一为古邑名,春秋纪地,在今山东淄博市东;一为古地名,也作 ‘巂’,春秋齐地,在今山东东阿西南。望出河东。”
春秋时晋有酅魁垒。
读音:Jué【源】 见《姓苑》(444)。《姓氏词典》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按:㻕,一种玉石,或以此为姓,如琼、 玖、 琚之类。)
读音:Chuòpútuō【综】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清明之妻为绰璞托氏(260)。
读音:Méizhì【源】 辽、金时回纥部库莫奚部落,亦称奚族,有五姓,其一为梅知氏(17,62,71)。【变】 《辽史》作〔梅只都〕(71),清《续通志·氏族略》作〔穆济〕(24)。《姓氏词典》 引
读音:Tǐhè【源】 彝族姓。属武拉家支(375)。
读音:Lì/Lih【综】 源出不详。江苏高淳(305)、武进(314)、浙江江山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Ēndū'ní景颇族姓氏,意为“铁匠”,当以职业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读音:Láng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辽阳(23,63,180,260)。【人】 清正红旗满洲前锋护军申兰之妻为郎佳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辽阳地方,乃满八族氏之一。《清通志·氏族
读音:Jiē《姓氏词典》引 《姓谱》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lú pú姜姓。齐桓公子之后。《左传》:齐有卢蒲就魁、卢蒲蔡。(见《通志·氏族略》)
读音:Gáěrgásī【源】 清满洲八旗姓。原籍无考(23,63,180)。【变】 清驻防额鲁特正黄旗中有噶里雅斯氏(260),〔噶里雅斯〕似即噶尔噶斯之异译。【人】 噶尔噶斯鄂尔奇达逊,清正黄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