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í

齐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姜姓。姜太公被封于齐,子孙以国为氏。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春秋时卫国大夫齐子之后,以祖字为氏。三是出自是姓。据《元和姓纂》记载,唐代宣城郡司马齐光,本姓“”,其后代改为齐姓。

齐姓源起周代的齐国。春秋后期,齐姓开始向河南、河北等地播迁。秦汉之际,齐姓逐渐形成了齐姓高阳郡望、中山郡望、汝南郡望。魏晋南北朝,齐姓南迁。唐代,高阳、中山二郡齐姓昌盛,前期播迁到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的齐姓也发展起来。明初,山西齐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地。清乾隆以后,河北、河南、山东之齐姓闯关东者颇多,齐姓进入东北三省。如今,齐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东北三省和河北、河南为多。

齐姓历史人物有齐盖,西汉名臣。汉平帝以之为社稷之臣,赐字曰“汉贤”。王莽叛汉时,力保汉室,战死沙场,刘秀光复汉室后,追赠谥号“”。今河北鑫县有齐盖墓。齐己,唐末诗僧。父母早卒,生性聪颖,常以竹枝画牛并作小诗,为老僧所赞赏,遂剃度为僧。他作诗精妙,妙解音律,诗书俱佳,风雅俊逸,名动湖湘。为晚唐五代之交著名诗僧。齐白石,现代著名画家。早年为木工,后专职画画、刻印。他笔下的花鸟虫鱼细致生动、极富情趣。

齐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八十七位。


炎帝姜姓之后,太公望姜子牙,受封营丘为齐国,氏焉。(见《元和姓纂》)

太公望封于齐,子孙以国为氏。卫大夫齐子之后,以字为氏。(见《通志·氏族略》)

武都氐人有齐姓,齐万年是。(见《晋书》)

▲<后凉>齐从,魏安人,仕吕光为左卫将军。<宋>齐天觉,青阳人,名士。<清>齐召南,天台人,著作家。

猜你喜欢

  • 读音:Là《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 將巨

    读音:Jiāngjù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收载。其注引 《尚友录》 云: “将巨姓,将巨即将具代(按: ‘代’,当为 ‘氏’ 之误)之讹也。”又,“巨”乃“钜”之简,故“将巨

  • 读音:Cuò【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北京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青海之天峻有分布。藏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按: 藏胞常以 “措×”取名,如“措吉”

  • 读音:chēn【源】 吐蕃古老家族名。其采邑在今西藏扎囊桑耶寺附近,见《民族辞典》。一说,原为隋唐时西域苏毗部羌人姓(194),唐时吐蕃灭苏毗。【人】 綝囊多热朱孤,隋末时三鲁雅下部贵族(194)。唐

  • 读音:Sháo韶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州名为姓氏,韶州,隋代设置,在今广东韶关市曲江区,为我国韶氏的发源地。二是以乐曲名为姓。传说上古舜乐官作了一首名叫《韶》的曲子,孔子闻《韶》乐,“三月

  • 读音:Hàn【源】 春秋时曹大夫翰胡之后,见《姓考》(9,11,17)、《姓苑》(15,21,24)。【望】济阴(17,418)。【布】广东化州(315)、浙江江山(325)、河南巩县(301)、北京

  • 素戔

    读音:Sùjiān《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其注称: “宋有素戋乌尊。”未详其源。

  • 读音:róng【源】 本彤氏,周卿士彤伯之后,裔孙避难改为肜氏(6,7,12,15,60)。【望】 汝南(17,418)。【人】 肜铠,明时怀远人,正德中南昌千户(15,2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

  • 普達

    读音:Pǔdá《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收载,其注称: “元有普达·失理。”未详其他。

  • 读音:Yì/Yih【综】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有此姓(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