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诗词古文>陈人杰生平

陈人杰生平介绍

陈人杰(1218-1243),一作陈经国,字刚父,号龟峰,长乐(今福建福州)南宋词人,同时也是宋代词坛上最短命的词人,享年仅26岁。他现存词作31首,全用《沁园春》调,这是两宋词史上罕见的用调方式。>>查看陈人杰的诗词古文

生平

  陈人杰是南宋末的爱国词人。嘉熙元年,元兵压境,沔州(今陕西略阳县)诸镇将帅弃官逃遁。他的〔沁园春〕《丁酉岁感事》一词,及时地反映了这一重大时事,抨击致使神州沉沦的南宋统治者。另一首〔沁园春〕词,则直斥“诸君傅粉涂脂,问南北战争都不知”,对南宋君臣文恬武嬉、醉生梦死的苟安现象表示强烈的愤慨。其他象《次韵林南金赋愁》、《南金又赋无愁》、《问杜鹃》诸词,构思新颖,语意精警,反映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陈人杰词笔力雄健,词风酷似辛弃疾。词中常抒发胸中勃郁,在激昂慷慨之中,透露出悲凉的气氛。他还以词论诗,提出“诗不穷人,人道得诗,胜如得官”,“惟诗也,是乾坤清气”的主张,把诗歌创作当成高于利禄的崇高事业,发挥了北宋欧阳修“穷而后工”的诗论。

  现存《龟峰词》1卷,31首,全部是〔沁园春〕词调。有《四印斋所刻词》本。《龟峰词》用史着力以古喻今,既借以歌咏时事,忧嗟国家不幸;同时又用以抒写现实人生,感慨命运遭际。通过对史书典故的大量运用,《龟峰词》具有了丰富而又深刻的审美内涵。

  陈廷焯《云韶集评》谓“《龟峰词》悲而壮”。“伤古吊今,议论纵横,大声疾呼,声满天地。预料‘说和说战都难,算未必江沱宴安’。有志不成,千古同慨。挑灯看剑,令读者起舞。”

猜你喜欢

  • 韦澳

    京兆人,字子斐。韦贯之子。文宗大和六年进士。尝十年不调,御史中丞高元裕欲荐用之,讽澳谒己,澳竟不诣。宣宗时,历迁考功员外郎、知制诰、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常夜被旨草诏书,开陈可否,帝未尝不顺纳。改京兆尹,豪右敛迹。未几,授河阳节度使。懿宗立,徙平卢,入为吏部侍郎,复出为邠宁节度使。坐事贬秘书监,分司东都。迁河南尹,辞疾不拜,乞归樊川。卒谥贞。

  • 林外

    林外(1106-1170年),宋福建晋江马坪村人,为林知八世孙,字岂尘,号肇殷。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卒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林外的科场之路很曲折,屡试不第,直到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已超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才登进士,他受命为兴化县令,仕途也就此止步。

  • 丘处机

    丘处机(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人,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丘处机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敬重,并因以74岁高龄而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行程35000里)。

  •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郝天挺

    (1161—1217)金泽州陵川人,字晋卿。举进士不第。元好问从之学。天挺谓:“读书不为艺文,选官不为利养。”又勉之云:“大丈夫若不能耐饥寒,一事不可为。”生平专事教学,虽落魄困穷,终不一至豪富之门。

  • 与恭

    与恭字行己,号懒禅,上虞人。馀姚九功寺僧。

  • 朱恬烷

    字达庵,沁水庄和王叔子,封镇国将军。

  • 纪映淮

    纪映淮(1617~1691?)明末清初女诗人。字冒绿,小字阿男,江南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纪映钟之妹,莒州杜李室,其夫抗清被戮,映淮守寡以终,著有《真冷堂词》。

  • 周茂源

    初江南华亭人。字宿来。顺治六年进士。官处州知府,募民开凿山路三百五十余里,行人称便。罢官后潜心著述。有《鹤静堂集》等。

  • 淮上女

    淮上女,字面意思是指淮水边良家女子。《续夷坚志》中曾记载南宋宁宗嘉定年间,金人南侵,掳走大批淮上良家妇女之事。另有同名词《减字木兰花·淮上女》,表现了被掳女子的屈辱与悲愤交加的沉痛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