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樵
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生于北宋崇宁三年三月三十日(1104年4月26日),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立志读遍古今书,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三月七日(1162年4月26日)。郑樵著述有80余种,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等遗文,其中《通志》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
- 周信庵
周信庵,句容(今属江苏)人。理宗景定间累辟不就。事见明弘治《句容县志》卷八。
- 王大学士
王大学士即元代集贤大学士王约〔公元1252至1333年〕字彦博,号豫斋,赠文定公,亦称大梁王文定公。生于元宪宗二年,卒于文宗至顺四年,年八十二岁。祖父王通为汴京三槐堂之后,宋末避乱迁真定(今河北正定)。王约性颖悟,风格不凡,尝从魏初游博览经史,工文辞。至元十三年,(公元一二七六年)翰林学士王盘荐为从事,累拜监察御史。
- 王鸿儒
王鸿儒(1459-1519),字懋学,别号凝斋,明·南阳府(今河南省南阳县)人。少小聪慧,敏悟绝人,家贫为府书佐。书法欧、颜,作字端劲有古法。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出为山西提学佥事,进副使,官至户部尚书。明朝前、中期著名诗人、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 姜一洪
姜一洪(?——1646年),字开初,号光阳,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余姚县人。为礼部郎中姜镜之子,礼部尚书姜逢元之弟。1644年,甲申之变,北京陷落。姜一洪与刘宗周商议举兵抗清,没有结果。南明隆武时期,由黄道周推荐,任吏部侍郎,不久升任户部尚书。1646年秋,奉命赴江西。还在赴任途中,听闻隆武帝因南京城破而出奔,竟徒步追寻隆武帝。到达江西的木榔庵,身疲力竭,恸哭投江而死。
- 张祐
(1483—1533)广东南海人,字天祐,号可兰。幼好学能文。弘治中袭世职为广州卫指挥使,正德中擢副总兵,镇守广西,进署都督佥事,督沈希仪等镇压瑶、壮各族起事。善驭军,能与下同甘苦。性好书,每载以随,军暇常延儒生讲论。
- 曾鲁
(1319—1373)明间江西新淦人,字得之。七岁能默诵五经。既长,博通古今,数千年国体人才、制度沿革无不能言,以文学闻于时。洪武时修《元史》,诏为总裁。授礼部主事。超擢礼部侍郎。命主京畿乡试。五年十二月引疾归,道卒。著《大明集礼》、《守约斋集》等。
- 宗元鼎
(1620—?)江苏江都人,字定九,号梅岑、香斋,别号东原居士、小香居士。酷嗜梅花。隐居不仕,力耕而食,名其堂为“新柳堂”。诗宗温李。康熙十八年贡太学,部考第一。铨注州同知,未仕。有《新柳堂诗集》、《芙蓉集》、《芙蓉词》。
- 丘为
丘为,苏州嘉兴人。事继母孝,常有灵芝生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致仕,给俸禄之半以终身。年八十馀,母尚无恙。及居忧,观察使韩滉以致仕官给禄,所以惠养老臣,不可在丧而异,惟罢春秋羊酒。卒年九十六。与刘长卿善,其赴上都也,长卿有诗送之,亦与王维为友。诗十三首。
- 陆淞
陆淞,[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子逸,号云溪,山阴人,陆佃之孙,陆游胞兄。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