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诗词古文>魏大中生平

魏大中生平介绍

魏大中(1575~1625.8.28),字孔时,号廓园,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人。家酷贫,读书砥励品行,从师高攀龙。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进士,官行人。>>查看魏大中的诗词古文

生平

  魏大中(1575—1625),字孔时,号廓园,嘉善迁北区(今嘉善大舜乡)南早滨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工、礼、户、吏各科给事中,都给事中等职。自幼家贫,读书砥行,师事谢应祥、高攀龙。登第后仍敝衣冠,夫人织素如故。举发贿赂,馈者无敢及门。奉敕封代藩,拒收馈金,说:“此番须令知中原有不受金钱之人。”又拒福王处赠银500两,并书谏福王资助边饷。返故里,闻士民苦于“兑运法”,上书浙江巡抚,痛陈其中奸弊,致调整漕税,民稍苏一二。为人狷介刚毅,有澄清天下之志。天启元年(1621)疏奏杨镐等罪“宜置重辟”;上两疏劾大学士沈漼,语侵魏忠贤和客氏。及议“红丸案”,力请诛方从哲、崔文升、李可灼,并追论郑国泰陷害东宫太子罪。杨涟疏劾魏忠贤,大中亦上《击逆珰疏》;大学士魏广微与魏忠贤表里为奸,魏大中屡次参劾。持议峻切,邪党侧目,奸人谗嫉。

  天启四年(1624),魏广微指使亲信陈九畴弹劾魏大中,遂被贬三级外放。后于十月南返故里,未及半载,阉党又矫旨逮捕汪文言,刑逼汪文言诬陷魏大中受杨镐等人贿金3000两。天启五年四月二十四日,魏大中蒙冤被逮,数千士民一路号泣追随,大中与士民从容告别。舟过锡山,业师高攀龙来别,叮咛当不辱臣节。六月入北镇抚司监,惨遭酷刑,自知难免一死,留《临危遗书》,嘱家人安贫、勤读、积德、患难相守。七月二十六日,与杨涟、左光斗同死于狱中。著有《藏密斋集》。

子嗣

  长子魏学洢,字子敬,嘉善县有名的秀才,七岁能诗。

  次子魏学濂,字子一,号内斋,一作容斋,崇祯十六年进士,擢庶吉士,明亡后先降李自成,不久又羞愧自缢。平生擅画山水,兼工花鸟。

轶事

  史可法曾写过《左忠毅公逸事》一文(此文一直被收入中学课本),写到左光斗受酷刑而坚贞不屈的事,从中也可知魏大中的情况。

  魏大中在家乡被逮捕,当时,数千乡亲不顾安危哭送。魏大中的儿子魏学洢哭着要随父同行,魏大中说:“覆巢焉有完卵耶?父子俱碎,无为也。”魏学洢泣血号呼,随牢车北上。诡称家童,秘密地在后跟随缇骑,沿途打听父亲的起居。抵达北京后,白天藏匿在客店之中,昼伏夜出,四出求救。父执辈之人有的拒不相见,有的则对他仰天长叹,相对而泣。魏忠贤矫旨下令,对6人“严刑追赃比较,五日一回奏”,于是狱卒鞭笞拷掠,棍棒交加,臀血流离,骨肉俱腐。魏大中被诬接受熊廷弼等人贿赂,亦为欲加之罪。最后竟被诬陷坐赃而死。死之时溽暑殷雷,相验领埋之旨,迟迟不下,过了六、七天才差官发尸,和杨涟、左光斗等3人尸体由牢穴中拖出,骸胀而黑,肌生蛆蚋,溃烂零落,几难以辨认,那年魏大中51岁。魏大中被害死后,魏学洢“匍匐饮血,扶榇而归”。

  魏大中死后,追赃行动未止,魏学洢因此被下浙江监狱。家庭遭此大变,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痛心疾首,视死如归。这一年,病死狱中,死时29岁。崇祯初,魏忠贤失势。魏学洢之弟魏学濂沥血上书,陈述父受冤狱,兄死孝之惨状。又上书弹劾阮大钺等人交通逆阉,罪大恶极。不久,魏大中被追谥为忠节,魏学洢也被下诏旌表为孝子。

  父子两人在文学等方面也很有造诣。

  魏大中今存《藏密斋集》24卷,收其诗文。子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散文作家。崇祯初年,曾诏旌他为孝子。一生没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收入《四库全书》,中学课本中曾有《核舟记》一文,即是他的作品。

  至崇祯年间,魏忠贤倒台,为魏大中平反昭雪,表彰父子忠孝节烈。魏大中的另一儿子魏学濂在父兄受冤而死后,承担事母养弟的重任,并为父兄伸冤,后在崇祯朝为官,李自成打进北京,他自缢而死。

  魏氏一门,儒雅秀气而又忠烈激越,文质彬彬而又热烈如火,虚怀若谷而又博大精深,精致细腻而又大气豪迈。在文化上都有一定的造诣,其子侄后代中,魏学洙、魏学渠、魏允枚、魏允木冉、魏允札、魏允桓等也都是诗人词人。可谓一门忠烈,一门儒雅。

魏墓

  崇祯元年(1628),魏忠贤倒台,谢应祥及嘉善县父老乡亲陪魏大中之子魏学濂刺血上《痛陈家难疏》,诉说父受冤狱、兄死孝之惨状。崇祯皇帝为魏大中平反昭雪,表彰父子忠孝节烈,魏大中被追赠为太常寺卿,谥“忠节”,予祭葬;大中长子魏学洢配祭附葬,私谥“孝烈”。在县城中敕建忠孝祠特祀,恩师谢应祥及二子谢琛一、谢元一和其他东林党人士均题记,后又于祠前沿街建“忠臣孝子”牌坊,邑人称为魏家祠堂、魏家牌楼。魏家祠坊屡经修葺,在明清两代嘉善县境内68个坊中建筑最为考究。民国26年(1937)11月被日本侵略军飞机炸毁,原址即今魏塘中山路嘉善影剧院。

功绩

  魏大中为官时正值黑暗的天启年间,大阉魏忠贤把握朝政,大多数官员投靠魏忠贤,但魏大中与杨链、左光斗等一起坚持揭露魏忠贤的罪恶。

  魏忠贤恨之入骨,伪造皇帝旨意,污蔑魏大中等“受贿”,把他们抓起来,“酷刑拷审,血肉狼藉”,又指使狱卒将他们击死。

猜你喜欢

  •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李伉

    (一o四八―一o九三)字常武。工篆书,郓州州学新田记碑为其篆书,题额下款具如汉刻,有古受禅遗意。《玄牍记》

  • 张佐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代宗大历中曾应进士试。事迹见《文苑英华》卷一八九省试州府试诗。《全唐诗》存诗2首。

  • 赵湘

    赵湘(959-993),字叔灵,祖籍南阳(《南阳集》卷一《后感知赋序》),居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据《宋诗纪事》卷五)。太宗淳化三年(992)进士,授庐江尉。四年卒,年三十三(《景文集》卷四五《南阳集序》)。其后以孙赵抃贵,追赠司徒。湘之文扫除排俗,有孙、李遗风。赵湘诗风骨苍秀。

  • 王冕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 元宣

    字伯常,元之遗发。

  • 朱沾

    朱沾,清远人。明神宗万历间任建府典膳。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宗圣垣

    浙江会稽人,字芥帆。乾隆三十九年举人,历官雷州知府。工诗,与袁枚、蒋士铨深相契合。有《九曲山房诗文集》。

  • 魏夫人

    魏夫人,名玩,字玉汝,北宋女词人。乃曾布之妻,魏泰之姊,封鲁国夫人。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亦无可考。魏夫人的文学创作在宋代颇负盛名,朱熹甚至将她与李清照并提(《词综》卷二十五),亦在《朱子语类》卷一四零中云:“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魏夫人”,曾著有《魏夫人集》。现存作品仅有诗1首,咏项羽、虞姬事,题作《虞美人草行》(《诗话总龟》卷二十一);词10余首,周泳先辑为《鲁国夫人词》。周泳先辑为《鲁国夫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