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
科学,劳动,实际工作??才能够使我们病态的,放荡的青年清醒过来。
身体的有力和美是青年的好处,至于智慧的美则是老年所特有的财产。
青年长于创造而短于思考,长于猛干而短于讨论,长于革新而短于持重。
温顺的青年人在图书馆里长大,他们相信他们的责任是应当接受西塞罗,洛克,(英国)培根发表的意见;他们忘了西塞罗,洛克与培根写这些书的时候,也不过是在图书馆里的青年人。
青年同志们必须记住,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要知道,在这条路上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兴奋剂。
作为新生力量的青年一代,应该成为时代的青年,每个青年具有新的思想,准备更替旧的思想。这也是人类进步和人类进程的条件。
青年人呵!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的指你现在的图画。
真诚个性的基石,若不在青年时代稳固地奠定,以后那基石上必将永远有一个脆弱之点。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人类的心灵,也许能和含有人类青年时期觉得不合脾胃的那种凄凉随苍的世界景物越来越调协。将来总有一天,整个的自然界里,只有山海原野那种幽淡无华的卓绝之处,才能和那些更有思想的人的心情绝对地和谐。这种时候即便还没真正来到,却也好像并不很远了。
对于一颗什么都需要享受的青年的心,获得幸福并不需要多少代价。
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科学,给青年以养料,给老人以慰藉;她让幸福的生活锦上添花,她在不幸的时刻保护着你。
青年的朝气倘已消失,前进不己的好奇心已衰退以后,人生就没有意义。
性情稳静愉快的人,不大会感到老年的压力,但是对于具有相反之性情的人,青年和老年同样都是重负。
“未来”是青年人的一个天堂。
青年期完全是探索的大好时光。
青年与老年之间的基本差别在于:前者前途无量,后者濒临死亡
让老年人的智慧来指导青年人的朝气,让青年人的朝气来支持老年人的智慧。
在人生中,妻子是青年时代的情人
在所有的青年人眼里,父亲是多么严厉的法官啊!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勤工俭学的意义还在于它能够培养和发挥青年的创造性和才能。如果我们给青年安排一条轻便的道路,他们只须饭来张嘴,上课就念书,什么也不管,这样我们就会害了青年,会使聪明人也变成傻瓜。
人类最爱歌颂和赞美的是初恋,但在那个说不清算是少年还是青年的年岁,连自己是谁还没有搞清,怎能完成一种关及终身的情感选择?因此,那种选择基本上是不正确的,而人类明知如此却不吝赞美,赞美那种因为不正确而必然导致的两相糟践;在这种赞美和糟践中,人们会渐渐成熟,结识各种异性,而大抵在中年,终于会发现那个“唯一”的出现。但这种发现多半已经没有意义,因为他们肩上压着无法卸除的重担,再准确的发现往往也无法实现。既然无法实现,就不要太在乎发现,即使是“唯一”也只能淡然颔首、随手挥别。此间情景,只要能平静地表述出来,也已经
中年人的当家体验是最后一次精神断奶。你突然感觉到终于摆脱了父母、兄长、老师的某种依赖,而这种依赖在青年时代总是依稀犹在的;对于领导和组织,似乎更贴近了,却又显示出自己的独立存在,你成了社会结构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点;因此你在热闹中品尝了有生以来真正的孤立无援,空前的脆弱和空前的强大集于一身。于是,青年时代的多元体验也就有了明确的定位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