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农本草经》。为马蔺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方炯条。
证名。指感受风热阳邪所致的表证。《赤水玄珠·论表里热》:“有表而热者,谓之表热。”症见发热,恶风,头痛,口渴咽痛,咳嗽痰黄,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等。治宜辛凉解表。用桑菊饮、银翘散等方。参见热证条。
见《神农本草经》。为泽兰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撞刺生翳外障。详该条。
【介绍】:春秋时秦国医生。善治外科疾病。
证名。出《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指胁肋部撑持胀痛。参见胁肋胀痛条。
①五液之一。与涎合称涎唾或唾液。唾为肾液。《素问·宣明五气》:“肾为唾”。肾经有一络脉,上挟舌本,通舌下廉泉穴。肾虚水泛而多唾,唾液清冷;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而唾少咽干,口中感腥咸异味。②同吐。《素问·
见《卫生宝鉴》,指女子外阴小及阴道较狭窄。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亦名经来惯呕吐。多因饮后水聚不化,或胃弱食伤停滞所致。如伤于水饮者,呕吐多为食物夹水,治宜温中化饮,方用丁香散(公丁香、炮姜、白术);如食伤停滞者,兼见胃痛,宜消食导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