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著作。明·薛己撰,钱临疏。本书将薛己医案有关诊断、立论、用药等方面加以辨析、疏解,有助于读者领会薛案原意,开阔了临诊治病的思路。本书收入《国医百家》丛书中。
病证名。见《医宗必读·心腹诸痛》。指因受惊伤碍肝气所致的胁痛。治宜通阳疏肝理气,可用桂枝汤或散加减(《类证普济本事方》)。
出《药性论》。即刺蒺藜,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7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见《医学正传》。即钩虫病。详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白头翁之别名,详该条。
《素问》篇名。本篇论述经脉与络脉的五色变化,而从诊察五色变化,可以了解经络脏腑的病情。
证名。指精液稀薄。见《辨证录·种嗣门》。其症泄精稀薄,常与滑精早泄并见,每影响生育。多因心肾不足所致。宜温壮心肾。用济火延嗣丹、补天育麟丹等方。
明代官名。为惠民药局所设之官职,仅次于大使。参见惠民药局条。
病名。《喉科指掌》卷五:“此症因肺脾积热,其色鲜红,肿胀关内。六脉洪大,身发寒热。”治宜解毒消痈,泻热凉血。以大黄、当归尾,皂角刺、天花粉、黄芩、赤芍、栀子、射干、桔梗、甘草、丹皮、生地等。或刺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