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具名。又称灸疗器。是一特制的金属圆筒,外形分筒体和持柄两部分。筒体上下各有多数小孔,上孔可以通风出烟,下孔用以传导温热。内另有小筒一个,可置艾或药物燃烧。使用时,先将艾或药物点燃,置灸器于应灸之处,
眼科五轮之一。茹十眉《五官病》:“胞睑属脾,为土轮。”即肉轮。详该条。
医论著作。清·王泰林撰。原系手稿,大多已残缺,仅存《肝病证治》一篇,收入《王旭高医书六种》。本篇较系统、全面地阐述肝病证治,王氏将肝病分成肝气、肝风、肝火等不同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治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出《太平圣惠方》。为王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章楠条。
书名。清·程文囿撰。分初集、续集、辑录等三集。合刊于1829年。全书辑录作者历年所治疑难病证验案,不分门类,每病自成一案。病证、病理记述颇详,审症亦较细致。对于真假寒热、实证类虚、阴极似阳等复杂病证的
病证名。疼,义同痛。见头痛条。
病证名。见《青囊真秘》卷一。即睁光瞎,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BL13。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肺之背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三、四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
十二经别之一。《灵枢·经别》:“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本经别从手阳明大肠经的手部分出,沿着腕、臂、肘、臑、肩部,分布在胸膺乳房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