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惊风伴有阵发性抽搐。出《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其症因风热袭络,上扰清空,故在潮搐的同时,并见身热昏睡,气粗痰嗽。治宜清热熄风,豁痰活络,用蒌贝温胆汤加羚羊角、竺黄、竹沥,送服抱龙丸。参见惊涎潮搐
古代对专门治疗耳、目、关节等疾病的医生的称谓。《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
病证名。见《串雅内编》。指风痰阻闭经络而引起的惊厥。多因患儿痰湿偏盛,蕴于肺胃,复为外邪所犯,或饮食所伤,邪从热化,热郁生风,风痰上扰,窜及清窍,则牙关紧闭,双目上窜;扰及经隧,则四肢抽搐。体实者,宜
指知饥而不能食的证候,多因邪结胸膈而致。《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用瓜蒂散。”亦有因脾胃津竭而致者,《医碥》卷二
正骨器械。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即椅靠背。指用木制有椅当(靠背)椅子。椅当上垫棉垫,适用于肩关节脱臼复位。让患者侧坐于椅上,把椅当置于患侧腋下,患肢垂于椅当外,一人固定患者于椅上,医者两手持患腕上部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凉粉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余午亭条。
指手少阴心经的经气衰竭。主要证候是血脉不通,面色暗黑,唇甲发绀。《灵枢·经脉》:“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
书名。清·陈杰辑。参见回生集条。
【介绍】:见刘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