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清·阎纯玺《增补胎产心法》上卷:“妊娠环跳穴痛,属肾虚,宜六味地黄汤加杜、续或千金保孕丸。”
病名。宋·苏轼《物类相感志》:“人身血气周身,不知几千息。人血行而壅则疮疖,于虚穴处则生核,谓之‘疡’,疮所生也。疮瘥,核亦消。”根据描述,相当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的续发性淋巴结炎。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川贝母之简称,详该条。
见《丹溪心法》。为川芎之别名,详该条。
指肾脂。《本草纲目》豕条:“,音夷,亦作胰。时珍曰:一名肾脂,生两肾中间,似脂非脂,似肉非肉,乃人物之命门三焦发原处也。肥则多,瘦则少,盖颐养赖之,故谓之颐。”
见竹林寺女科秘书条。
见《金匮要略》。即肾气丸,见该条。
简称谷气,详该条。
出《痘疹心传必效良方》。即痘疮见形。详该条。
见《河北药材》。为蟋蟀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