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久痈

久痈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发痈之后,热毒未尽,重有风冷乘之,冷搏于肿,蕴结不消,故经久一瘥一发,久则变成瘘也。”指痈之失治或治疗不当而成之瘘疮。治法内服山茱萸散。余治法参见痈、溃疡条。

猜你喜欢

  • 舒筋藤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即宽筋藤,详该条。

  • 绝子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指断绝生育,即绝育。

  • 十三科古方选注

    见绛雪园古方选注条。

  • 真阳

    与真阴相对而言。即肾阳。详该条。

  • 脉口

    即寸口。《灵枢·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详寸口条。

  • 肝血不足

    即肝血虚。详该条。

  •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方

    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条。

  • 於术

    见《增订伪药条辨》。即白术,详该条。

  • 黄花白艾

    见《履岩本草》。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 蛔虫病

    病证名。蛔虫又名蚘、长虫、蚘虫。状如蚯蚓,寄生在小肠内。静止时无自觉症状。在初期或有发热、咳嗽。肠蛔虫病时,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流涎,腹痛,易激怒,梦惊,夜间磨牙,鼻痒,偶有惊厥等症。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