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乳利如血

乳利如血

病证名。《颅囟经》:“初生小儿一月内,乳利如血,是母胸有滞热所作也。”治宜清除滞热,用荷叶蒂黄连煎服。

猜你喜欢

  • 五嗽

    五种咳嗽的总称。①《外台秘要》卷九:“《深师》疗五嗽。一曰上气嗽,二曰饮嗽,三曰燥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方用四满丸等。②《外台秘要》卷九:“《古今录验》四满丸疗五嗽。一为气嗽,二为痹嗽,三为燥嗽,

  • 足少阳胆经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GB。《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

  • 灌浆板黄

    病证名。指痘疹灌浆不起,痘形板腻死塞,干腊而不明黄的证候。见《证治准绳·幼科》。是由毒气盛凝结气血所致。治宜行血解毒,用清毒活血汤(《医宗金鉴》:“紫草、当归、木通、生地黄、芍药、连翘、牛蒡子、山楂、

  • 子痛

    病名。见清·周登庸《续广达生篇》。①指妊娠腹痛。②指妊娠妇女胃脘痛。徐灵胎《女科指要》:“妊娠心痛而风痰冷饮交结于胃之上口,名曰子痛。”

  • 阴中有阳

    出《素问·天元纪大论》。详“阳中有阴”条。

  • 白虎风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三。《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夫白虎风病者,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起,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血气不行,畜于骨节之间,或在四肢,肉色不变,其疾昼静而夜发,即彻骨髓痰疼,其

  • 伏邪新书

    书名。1卷。清·刘吉人撰。刘氏认为在需要调理的慢性病中,“内有伏邪为病者,十居六七,其本脏自生之病,不兼内伏六淫,十仅三四”(见自序)。书中分别阐述伏燥、伏寒、伏风、伏湿、伏暑、伏热的证治较详。此书有

  • 第伯鱼

    【介绍】:见第五伦条。

  • 毫针

    针具名。《灵枢·九针十二原》:“毫针,长三寸六分。”“尖如蚊虻喙。”又《九针论》云:“毫针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分。主寒热痛痹在络者也。”现代的毫针,多用不锈钢制成,坚韧锋利,方便耐用。亦有用金、银或其

  • 神仙紫花丸

    《疡科选粹》卷六方。白花蛇一两五钱,何首乌、荆芥穗、威灵仙各四钱,麻黄、胡麻仁各一钱,蛇床子二钱,人参、草决明各一两,当归七钱五分,胡天麻、皂角各五钱,木香、沉香、天麻各二钱五分,煨肉豆蔻一枚,麝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