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又名外喉痈。系指痈发于颏下,正咽喉以外者。多由风毒邪火挟痰循经上灼于咽喉所致。症见颏下,正咽喉之外、内外皆肿,外形如馒首,色红疼痛,有碍饮食吞咽。《喉科秘旨》卷下:“此症生于颌下天突穴之上,内外
【介绍】:见孙志宏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自消容之别名,详该条。
即十香丸第二方,见十香丸条。
即出针的俗称。见该条。
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月经。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木槿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海芋之别名,详该条。
指较小量的针灸刺激。针刺,用细短针具,低频率,小幅度,短时间地捻转提插,使患者获得微弱针感者为弱刺激。灸治,则以小炷,少壮或短时间熏灸为弱刺激。适用于体质较弱,耐受性较差,或情绪紧张,易于晕针晕灸的患
见《中药志》。即斑蝥,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