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医大全》卷三十五方。制松香、白矾、枯矾、银粉各等分。为细末,麻油调搽或干掺患处。治黄水疮。
伤寒方论著作。清徐大椿编释。刊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徐氏将《伤寒论》113方予以分类(纯以方分类,不按六经分类),证随方定,便于按证索方。该书对主方及其方类在阐析方面重视理论联系临床实践,使读
病名。《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古无疔字,丁通疔,泛指外科证情较重之多种疮疡。《疡医准绳》卷二:“大抵如豆、如臼、如箔金、如茱萸、如石榴籽或发疹搔破而青黄赤色汁出,或衣服触着而疼痛
①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水蜈蚣之别名。②见《广州植物志》。为鹅不食草的别名。各详该条。
【介绍】:晋代医生。一作靳邵。精于经方本草,但迎合服食之风制五石散,为封建统治阶级士大夫所推重。
儿科医案著作。上、下两篇。宋·钱乙原作,近人张山雷疏注,何光华参补。本书先由张山雷氏将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所录的儿科医案23则及医案中所用的方剂加以注释,后由何光华氏补入万全、缪仲醇、江瓘、喻昌等人
书名。3卷。宋·朱端章撰。刊于1184年左右。本书收录临床常用方约300首。原书内容有所佚失,现仅存卷上,内有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医方84首。
古病名。简称白虎历节。又名痛风。《丹溪心法》:“痛风,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张氏医通·痿痹门》:“按痛风一证,……《金匮》名曰历节,后世更名白虎历节。”详痛风、历节风条。
【介绍】:见唐椿条。
病名。痔形如珊瑚之状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指患部有小肉突出,形如珊瑚的痔疮。相当于直肠息肉或肛周有多数赘皮外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