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为麻疹毒邪所引发,浊害清和之症。麻疹恢复期,疹点已退而白睛红赤转甚,羞明流泪,肿痛多眵,甚至黑睛生翳,失治可致丧明。治法:白睛红赤,羞明流泪者,宜疏风清肺,解除余邪,服泻白散加桑叶、薄荷、牛蒡子
见《张氏医通》卷十三方。即鹿茸丸第三方,见鹿茸丸条。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妊娠下血。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即虎刺,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牵牛子之种皮呈淡黄白色者,详该条。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为笔仔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下发背,见该条。
病证名。《医学六要·头痛》:“食郁,右关寸脉滑而实,症兼呕吐恶心,心下痞闷,或痛或寒热如疟,乃食郁头痛也。”治宜消导二陈汤加山楂、厚朴、枳实、神曲等味。参见伤食头痛条。
证名。指脾病因邪气盛实所出现的证候。多由湿热困脾或瘀血停积等所致。《脉经》卷二:“脾实也,苦肠中伏伏如坚状,大便难。”又:“脾实,……病苦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圣济总录》卷四十四:“脾实
见《江西草药》。为合萌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