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火喘逆

内火喘逆

病证名。指阴虚火旺犯肺所致的气喘。《症因脉治·喘症论》:“内火喘逆之因:内而欲心妄动,外而起居如惊,五志厥阳之火,时动于中,煎熬真阴,精竭血燥,内火刑金,肺气焦满喘逆作矣。”症见喘逆自汗五心烦热,口燥唇焦,得食稍减,少顷复发,时作时止,面赤便秘等。治宜审察火动之原,随症施治。如肾虚肝旺,宜养阴制火,用门冬饮子家秘肝肾丸肝火上冲,宜柴胡清肝散心火上炎,宜导赤各半汤;脾胃之火上冲,宜清胃汤肺火煎熬,宜石膏泻白散等方。参见阴虚喘火喘条。

猜你喜欢

  • 产后溺血

    即产后尿血。详该条。

  • 人参清肺饮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人参清肺汤,见该条。

  • 肩骱迭下

    病名。见《接骨全书》。即肩关节脱臼。详肩胛骨出条。

  • 经络

    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络的

  • 阴厥

    厥证之一。指阳亏精损致四肢厥逆之证。《医林绳墨·厥》:“阴厥者,因其纵欲太过,阳亏于内,精损于外,邪气偶入,阳衰精竭,不能荣养,反被克伐,脏腑生寒而发厥也。其症始得之,身冷脉沉,四肢厥逆,屈足倦卧,唇

  • 迎风洒泪症

    病证名。《银海精微》:“迎风泪遂出,拭却还生,夏月即少,冬月即多,后若经二、三年间,不以冬夏皆有,……为肝虚风动则泪流,故迎风泪出,即服补肝散治冷泪。”参见迎风冷泪条。

  • 猴子七

    见《陕西中草药》。为蝎子七之别名,详该条。

  • 毛藤果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鬼目之别名,详该条。

  • 月经不调

    病名。见《千金要方》卷四。亦名月水不调、月使不调、月经不匀、月候不调、失信、经水无常、经水不定、经水不调、经不调、经气不调、经血不定、经脉不调、经候不匀、经候不调等。泛指月经的周期、血量、血色和经质的

  • 全福花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旋覆花之处方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