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岐子保命集论类要条。
即解部学的听小骨。有槌骨、砧骨、镫骨,左右合计共六块。详各条。
【介绍】:唐代医生。蜀(今四川)人。生平欠详,其医术传给沈应善。
南方之极,与北极相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奔南极。”
病名。指泄泻完谷不化者。《卫生宝鉴·泄痢门》:“饮食太过,肠胃所伤,亦致米谷不化,此俗呼水谷利也。法当下者举之而消克之也。加减木香散主之。”参见飧泄条。
出《生草药性备要》。为排钱草之别名,详该条。
疟疾之一。见《诸病源候论·疟病诸候》。《素问·疟论》:“其间日而作者何也?歧伯曰: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著,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
多由失血,过度劳神,或血的生化之源不足所致。症见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健忘,眩晕,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脉细弱等,治宜补血安神。血为阴,故亦作心阴虚。详该条。
参见旷世儦、王东野各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乌梅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