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卫生要诀

卫生要诀

养生类著作。清·范在文撰。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为老年人的饮食卫生,一为老年病的防治方法。在“饮食相忌论”中强调饮食养生要注意避免各种食物“生之非其地,守之非其时,煮之非其法”;其次,要注意各种饮食与药物之间的宜忌,认为“一饮食间而补泻兼施,一酬酢间而寒热并进,已非养生之道”。书中曾列食物相忌者58条。第三注意饮食不宜过偏。大凡平时饮食之物,皆有其食疗功能,各有所宜之疾病,但药性皆偏,故不宜“重嗜一味”。

猜你喜欢

  • 加减金铃子散

    《马培之外科医案》方。川楝子、延胡索、青皮、赤芍药、甘草、焦栀子、枳壳、通草、橘红。水煎服。治肝痈六、七日后,胁肋微肿,或兼咳嗽,大便不利。

  • 三百六十五节

    指全身穴位。《素问·调经论》:“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王冰註:“三百六十五节者,非谓骨节,是神气出入之处也。”三百六十五是约数,当时实际穴位不足此数。

  • 通玄处士

    【介绍】:见刘完素条。

  • 处方约编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 捲舌痈

    病名。清·金德鉴《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风热感于心经,或煎炒热物而生。舌下或左右,或正中,形如圆眼,或如枣核,肿疼不堪,言语不能,舌卷紫硬。”治宜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地黄汤、导赤散、黄连解

  • 阴湿鼓胀

    病名。《医门补要》卷中:“阴湿鼓胀,寒湿留着中焦,清阳不布,满腹坚胀,面黄,不渴,不食,脉沉迟,宜通阳汤。”参见鼓胀条。

  • 正骨科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正骨疗法由来已久。宋代设疮肿兼折疡科,正骨属折疡范畴。元代始用正骨科,作为十三科之一。明代改为接骨科,但其治疗范围未变。为专门治疗骨关节特别是骨外伤疾患的学科。参见十三科条。

  • 纷署集

    见针方六集条。

  • 心实热

    指心经实热。《千金要方》:“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实者,手少阴经也,病苦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名曰心实热。”治宜清心泻火。

  • 皲裂

    即皴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