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湿痰、寒痰。若兼咳而声音重浊,鼻塞,多为外感风寒。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其痔横在肛门。”即肛裂。参见肛裂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即齿衄。详该条。
指面部如蒙尘垢,洗之不去之色。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多因感受暑邪或胃热熏蒸所致。《秘传证治要诀·伤暑》:“伤暑必自汗、背寒、面垢。……宜香薷饮、六和汤。”《景岳全书·暑证》:“暑有八证:脉虚
【介绍】:唐代医生。蜀(今四川)人。生平欠详,其医术传给沈应善。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见《伤科汇纂·绘上用手法十四图》。详颊车蹉条。
【介绍】:宋代医生。任太医局太医。曾将名医郝允“六元五运”之法,绘图献给朝廷,行于世。
①治疗肝肾阴虚的方法。病人表现头晕、面红升火、眼花耳鸣、腰部痠痛、咽干、夜卧不安,或有盗汗、尿少色黄,舌红苔少,脉弦细,用杞菊地黄丸。②是滋肾阴以润养肝阴的方法,即滋水涵木法。见滋水涵木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决明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痘疹经验良方》。痘疹出后,其毒当敛不敛,复入于里者,谓之倒敛,多见于元气素弱,又不食,常自利以致气馁,不能托毒外出者。治以益气托毒为宜,如异功散加黄芪、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