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口疳

口疳

病名。①指口腔病。①即满口疳蚀。详该条;②又名糜疳。见《外科启玄》卷八。多由阳明湿火薰蒸而发,常见于小儿。症见口内腐溃,或连及咽喉,疼痛不适,饮食有碍,或形瘦,腹胀泄泻手心热等。治法初宜清泻湿热,用清胃散加减;继则健脾益胃,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可用银花甘草薄荷连翘煎汤漱口。并外吹冰硼散;或以人中白散(人中白煅红60克、孩儿茶30克、黄柏、薄荷、青黛各18克、冰片1.5克共为极细末),少量掺口疳上(《外科正宗》卷四)。②为龋齿别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二:“又口疳,其齿断不触,自然脓血出。”

猜你喜欢

  • 幼科心法集解

    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

  • 母腮

    推拿穴位。出《小儿推拿广意》。位于大指甲后一韭叶处。掐之,止吐血。

  • 朱应我

    【介绍】:见朱一麟条。

  • 沙证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二。沙通痧。详痧条。

  • 北野菊

    见《河北中药手册》。为菊科植物细裂野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aefolium(Fisch.)Makino的地上部分。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东地区。微苦、辛,凉。清热解毒,凉肝明

  • 王脉

    王,通“旺”,旺盛的意思。《内经》认为“脉合四时阴阳”,在不同时令季节而出现相应的脉象为正常,《难经·七难》称之为旺脉。如冬至后第一个甲子日以后的六十天,是少阳主令的季节,“少阳之至,乍大乍少,乍短乍

  • 程曦

    【介绍】:参见程衍道条。

  • 甘露点滴

    蒙医书。伊舍巴勒只尔用藏文著于十八世纪。重点论述各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及温泉浴等治疗技术。并对“六基证”理论作了进一步论述。现存木刻本。

  • 代指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又名代甲、糟指、土、爪、淪指、遭指。系由指、趾外伤感染或火毒蕴结而成的指甲两旁及指甲内急性化脓性感染。《疡医准绳》卷三:“代指者,先肿焮热痛,色不黯,缘爪甲边结脓,剧者爪

  • 医门普度温疫论

    见温疫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