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喉菌

喉菌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系指喉内生物如菌,或如浮萍。有因过食膏粱炙煿厚味,热毒积于心脾二经,上蒸咽喉所致者。有因“忧郁血热气滞而生,妇人多有患之者。”《咽喉经验秘传》)。有因肝肾阴亏,虚火上炎,薰灼咽喉而成者。《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喉菌状如浮萍,色紫生喉旁。”“软如猪肺,或微痛,或不痛,梗塞喉间,饮食有碍”(《秘传喉科十八证》)。甚或腐溃,声音嘶哑、口臭等。治宜解毒泻火。用黄连解毒汤仙方活命饮等加减,疏肝解郁。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加减,滋养肝肾。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必要时可以手术治疗之。

猜你喜欢

  • 秘验清胃饮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七。石膏、栀子、黄连、黄芩、当归、生地黄、白芍药、苍术各一钱,青皮八分,细辛、藿香、荆芥穗各六分,升麻五分,牡丹皮、甘草各四分。水煎,食后缓缓含饮。治风热湿痰,牙痛龈肿,

  • 结痰

    痰症之一。指脾肺火郁痰气凝结者。又名郁痰、顽痰、老痰。《景岳全书·痰饮》:“结痰有因脾经郁结而伤阴血者,有因肾水亏损而阴火上炎者,有因脾肺火郁而生痰者。治法若因七情郁结,痰涎滞于喉间者,先用局方四七汤

  • 司地

    运气术语。出《素问·本病论》。即在泉。参见司天在泉条。

  • 援法

    推拿手法名。见《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候》用手掌轻压在治疗部位上作短促的揉搓。《备急千金要方·居处法》:“小有不好,即按摩挼捺,令百节通利,泄其邪气。”

  • 羊毛痧

    痧证之一。病处见细白色毛,状如羊毛。《痧症全书》卷中:“羊毛痧,腹胀连背心或腰胯如芒刺痛,用烧酒瓶头泥筛细,和烧酒作团,辊擦痛处,即有细白毛粘团上。”古人用铜钱置病所。以艾火烧钱上,外将瓦罐或竹罐合之

  • 客气

    ①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名客运。指天气,即在天的三阴三阳之气。它们又各分主司天之气、在泉之气及左右四间气,构成客气六步运动的方式,每步各主60日另87.5刻,但对气候的影响仍以司天在泉

  • 毛荔枝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韶子之别名,详该条。

  • 瘟痧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瘟痧》:“寒气郁伏于肌肤血肉之间,至春而发,变为瘟症,是名瘟痧;又暑热伤感凝滞于肌肤血肉之中,至秋而发,亦名瘟痧。但春瘟痧毒受病者少,不相传染,时或有之;秋瘟痧毒受病者多,老幼相

  • 少阴郄

    见阴郄条。

  • 产后拘挛

    病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多因产后气血骤虚,风寒乘虚侵袭,入于经络;或因产耗伤气血,肝血不足,筋失所养而致。症见四肢筋脉拘挛;若风寒侵袭,兼见恶寒发热,有汗或无汗等。治宜养血祛风。方用荆防四物汤(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