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苦木之别名,详该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方。煅石膏一两,血竭、乳香、轻粉各五钱,冰片一钱。为细末,撒患处。治疮疡溃烂,红热肿痛腐脱者。若有脓水,加龙骨,白芷各一钱;不收口,加炙鸡内金一钱。
三十六黄之一。①《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髓黄者,身体赤黄,四肢不举,肌肉战掉,鼻中出血,两脚疼闷,一手专安额上,身不壮热,爱冷处卧。”治用点烙法,内服地骨皮散。②《圣济总录》卷六十一:“髓黄,病人四
病证名。即眩晕。《医学心悟·眩晕》:“眩,谓眼黑;晕者,头旋也。古称头旋眼花是也。”详眩晕条。
出《斗门方》。即原蚕沙,详该条。
证名。指下部肢体肿胀疼痛。《类证治裁·身痛》:“下体肿痛,脉浮,自汗,恶风者,多由卫气不固,风湿侵袭所致。治宜祛风湿,兼固表,方用防己黄芪汤、五皮饮等;痛而大便不通者,宜厚朴七物汤微利之。”
经穴名。代号BL39。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三焦之下合穴。位于膝关节后面,腘窝横纹中点外开1寸,股二头肌腱内侧缘处;或于委中穴外侧1寸处取穴。另说“委中外二寸”(《医学入门》);“委中上一
【介绍】:元代医生。衢州(今浙江衢县)人。精通方脉,常施药助人。
指颈的后部。《素问·刺热论》:“肾热病者,……热争则项痛而强。”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成》。即肩髃。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