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丹
古代藉服用炼成的丹药和其它药物以求长生,这些药物统称外丹。
古代藉服用炼成的丹药和其它药物以求长生,这些药物统称外丹。
证名。指脚底皮肤泛现红色的症象。《石室秘录·奇治法》:“人脚板中色红如火,不可落地,又非痰毒,终岁经年不愈。”由于阴虚火聚于脚心不散所致。治宜滋阴清火为主,方用六味地黄丸加甘菊花、玄参、麦冬、沙参、石
古病名。衡通横。《小儿药证直诀·钱仲阳传》:“又乳妇因大恐而病,病虽愈,目张不得瞑,人不能晓,以问乙(钱仲阳名乙),乙曰:煮郁李酒饮之,使醉则愈,所以然者,目系内连肝胆,恐则气结,胆衡不下,惟郁李去结
病名。《女科秘旨》卷四:“面肿色赤,口苦咽干,日晡寒热,日渐羸瘦,胎气不见升动,用银柴胡、胡黄连各一钱,煎服。”
出《灵枢·骨度》。即骶骨、尾骨所在部位。参见尾骶骨条。
吸气短促之状,因肺气大虚,气无所主而致。《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在上焦,其吸促。”
【介绍】:见黄宫绣条。
见医方全书条。
①遗留不清。《素问·热论》:“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②失禁。《素问·咳论》:“咳而遗矢。”《灵枢·九针论》:“膀胱不约为遗溺。”
【介绍】:东汉时巫医。汝南(今河南汝南)人。《后汉书》有其传记。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七:“鼻齆息肉,阻塞清道,……实阳明热滞,留结而然。故内治之法,宜以清火清气为主。”即鼻息肉。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