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阳虚不能作汗之证。《伤寒论大全》卷四:“头痛发热,项脊强,恶寒无汗,用发汗药二、三剂,汗不出者,……殊不知阳虚不能作汗,故有此证,名曰无阳证。”治宜再造散。参见亡阳证等条。
见《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五。即红雪,见该条。
即手厥阴心包络经。详该条。
人体部位名。见《张氏医通》卷八。即眼睑。详该条。
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疔疮。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万方类编条。
病证名。①指水气内停所致的咳嗽。《儒门事亲》卷三:“喘咳者,水气并于阳明,亦湿咳也;风水,不能正偃则咳,亦湿咳也;肾气腹大胫肿,喘咳身重,亦湿咳也。”可用五苓散、桂苓甘露散、白术丸,三花神佑丸等方。参
即火针。《素问·调经论》:“病在骨,焠针、药熨。”
【介绍】:宋代官吏,兼习医学。字彦衡,生平不详。集有《伤寒要论方》一卷,已佚。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涌泉疽。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