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滇南本草》。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方大成条。
指脾气衰弱不能升清的病机。多因脾阳虚,中气不足所致。症见面色不华、眩晕、易汗、短气、食少、倦怠、腹胀、便溏或见眼花、视蒙、耳聋、食不知味,舌淡嫩,苔白,脉虚缓等。若因湿浊食滞以致脾气不升,则见头重如蒙
病名。①即脾痛。详该条。②指消中、寒中、热中。《证治要诀·大小腑门》:“然脾消又自有三,曰消中,曰寒中,曰热中。”参见有关条。
皮肉相交处。《灵枢·官针》:“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即蚕豆茎,详该条。
民族药学专著。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编著。全书预计载药1200多种。已出版者为第一、二卷,共载药255种,包括动、植、矿物药。图文并茂。每种药记载其民族药名(附本民族文字名)、民族用药部分、药材检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金鸡尾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化橘红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见《新唐书·艺文志》。1卷。唐·甄权撰,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