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夹阴中寒

夹阴中寒

病名。指因房劳伤肾,复感寒邪而致的阴症。《伤寒全生集·辨治伤寒传经证治脉要指法》:“又有脉沉,足冷,面青小腹绞痛无热者,此皆夹阴中寒也。”本证即后世所称夹阴伤寒。详该条。

猜你喜欢

  • 酒癥

    即酒癖。详该条。

  • 白蔻仁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白豆蔻之处方名,详该条。

  • 五十七痏(wěi 伟)

    指治疗水病的五十七个主要穴位。《灵枢·四时气》:“风肤胀,为五十七痏。”参见水俞五十七处条。

  • 王一仁

    【介绍】:民国时期医家。新安县人。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曾任上海中医学会秘书长,主编《上海中医杂志》多年。著有《中国医药问题》等书。

  • 马楝子

    出《本草图经》。即马蔺子,详该条。

  • 天荞麦

    出《李氏草秘》。为金荞麦之别名,详该条。

  • 厥阴舌

    即红中黑纹舌。详该条。

  • 胞(yǐ 乙)膊

    肐同胳。详胳膊条。

  • 榼子藤

    见《广西本草选编》。即榼藤,详该条。

  • 证名。出《素问·生气通天论》。①指热。《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注解伤寒论》卷二:“烦者,热也。发汗身凉为已解,至半日许,身复热,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