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指因于风湿而致的偏枯证。《圣济总录》卷九:“风偏枯。论曰:气血不足,腠理开疏,风湿客于分肉之间,久而不差,真气去,邪气独留,乃为偏枯之疾。”症见半身不遂,肌肉枯瘦而
见《甘泉县志》。为王不留行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马哈德哇条。
病名。指月经忽来而月经量甚少。秦景明《女科医宗大成》:“此因阴气乘阳,内寒血涩,以致经血乍来乍少。而在月后者,治用八物汤(四物汤加人参、白术、黄芪、红花、陈皮、甘草、丹皮)。”
【介绍】:见戴启宗条。
脾属土,肾主水。根据五行的资生制约关系,在正常情况下,脾土制约水液,使其正常运化,不使泛滥成病。若脾土虚弱不能制约水湿,则可泛滥为患,出现水肿、痰饮等症。
也称汤头。即内服煎剂为主的药方。见汤头条。
指清冷的饮料。《灵枢·杂病》:“齿痛不忍清饮。”
泛指颈项,或专指颈项的前部。参见颈项条。
见《兰室秘藏·眼耳鼻门》。即助阳和血补气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