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两点论运用于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详阴阳条。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方。摩挲石少许,曾青、冰片、胆矾各一分。为细末,点眼。治因外伤而致的血灌瞳人外障。
①古代医药官职名。南北朝时期北周以及隋、唐两代的太医署、尚药局内,均设有本职,掌管药物。人数由2~12人不等,唐代主药官阶从六品下。②处方中针对主要病因或主要病机及其主要证候,发挥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见《广州植物志》。为笔仔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金扣钮之别名,详该条。
见助道方服药须知条。
【介绍】:见李惺庵条。
怯弱无力。《素问·通评虚实论》:“尺虚者,行步恇然。”《灵枢·寒热病》:“精泄则病甚而恇。”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石蒜之别名。详该条。
见《验方新编》卷九。即保产无忧散。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