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药的一种剂型。将药末附粘于纱布条上,或单用药末加浆液搓成药条,插入伤口,用以化脓或腐蚀瘘管。
见本草纲目万方类编条。
戾气的简称。详该条。
上骱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适用于颈椎半脱位的整复。令患者正坐于桌旁低凳上,头与桌面平,医者坐于桌上,双脚踏患者两肩,并用布巾下兜患者下颌及枕骨后部作结,交于左右耳部,并系于医者项部,双手上提,双脚
前阴尿道口与后阴肛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出下窍。”
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疔疮。见该条。
【介绍】:见陈瑞孙条。
见《兰室秘藏·眼耳鼻门》。即碧天丸,见该条。
小儿诊法之一。诊察食指掌面的表浅小静脉。幼儿皮肤薄嫩,指纹比较明显,三岁以下的小孩,常结合指纹的变化以辅助切诊。此法始见于唐代王超《水镜图诀》,是从《灵枢》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主要是观察指纹的颜色和
证名。即脉痿。《医宗必读·痿》:“心痿者,脉痿也。”详脉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