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主要是用手或器械在患者一定部位进行拔拉牵引,以利于骨折和脱臼的整复。有克服肌肉拉力,矫正骨折重迭移位,恢复肢体长度的作用,为正骨的基本手法之一。
推拿方法名。即拔法。见该条。
根据阴阳转化的观点,认为阳热的病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阴寒的病证,有如夏热转变为秋凉冬寒。一般由热转寒多因正气耗伤,属病情逆转。如热性病热极伤阴,阴竭而至阳脱,出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的亡阳证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膝眼毒。生于足少阳胆经阳关、阳陵泉二穴处。证见焮肿作痛,溃脓较迟。脓液黄白者为顺;若不痛或流鲜血,或疮头渐多者为逆。治同外痈。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攒竹,见该条。
见焦氏喉科枕秘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著有《脉经》10卷,已佚。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初生不啼。详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马齿苋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