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袁句《天花精言》。即痘疮。详该条。
病名。出《鲍氏验方新编》卷一。即锐毒,见该条。
见《东北资源植物手册》。为老鹳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便条。
①(zú)。①尽、终、全,引伸为终究。《灵枢·邪客》:“愿卒闻之。”《千金要方》:“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大。”②人死亡,称卒。③众多。②音促(cù)。①同猝。急、暴、突然。《素问·刺热论》
见医学初阶条。
指药物的气味性能不甚猛烈者。《素问·五常政大论》:“常毒治病,十去其七。”
《银海精微》卷上方。菊花、车前子、熟地黄、木贼、密蒙花、薄荷、连翘、白蒺藜、防风、荆芥穗、甘草、川芎各等分。水煎服。治目中发热或赤痛,初起红肿赤脉穿睛,渐渐生白翳膜。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热病后发豌豆疮,灸两手腕研子骨尖上三壮,男左女右。”所指灸处,即尺骨茎突之高点处。《类经图翼》列作奇穴,名两手研子骨。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则名研子。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