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惊风后出现的失音。多由津液受伤,肺肾阴虚所致。治法详久喑。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红娘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生于上臂外侧的瘤。见清·高梅溪《外科图说》卷三。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黄瓜痈。见该条。
病名。即暑泻。《不居集》卷二十一:“暑泄,夏月暴注水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又有暑泄,因受暑邪,烦渴,尿赤,自汗面垢,暴泻如水。宜茹令汤、桂苓甘露饮。”详暑泻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脑户,见该条。
病名。出《三因方》卷十六。俗称莺翁,悬痈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方大成条。
小儿各种呕吐病证的总称,历代医家分类不一:①《活幼心书》诸吐有冷吐、热吐、积吐、伤风嗽吐、伤乳吐。②《幼科全书》: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无物曰呕,有声有物曰呕吐。其证有三:有寒、有热、有食积伤。③《幼科类
病名。见《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凡小儿在未出痘疹之前感受风邪,以致遍身红点,如粟米之状者为瘙疹。治宜疏散风邪。用银翘散加蝉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