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柑子

猜你喜欢

  • 不用

    指肢体的屈伸举动等活动功能减弱或丧失。《素问·逆调论》:“卫气虚则不用。”《类经》十五卷注:“不用,不能举动也。”

  • 七疝

    指七种疝病。历代有各种说法:①《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马莳注:“七疝乃五脏疝及狐疝、癫疝也。”②《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疝者,厥疝、癥疝、寒疝、气疝、盘疝、胕疝、

  • 鬲上

    鬲,同膈。横膈膜上胸腔部。《素问·刺热论》:“颊上者,鬲上也。”

  • 久腰痛

    又称积年腰痛。指腰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夫腰痛皆由伤肾气所为。肾虚受于风邪,风邪停积于肾经,与气血相击,久而不散,故久腰痛。”多因肾气不足或肾虚邪恋所致。治疗以补肾为主

  • 积冷胃脘痛

    证名。指冷饮内伤,阴寒凝积所致的胃脘痛。《症因脉治》卷一:“二便清利,手足逆冷,口吐涎沫,得寒饮则甚,此积冷症也。”可用豆蔻丸。《类证治裁·胃脘痛》:“积寒致痛,绵绵不绝,无增无减,当辛热通阳,术附汤

  • ①(qí)。①同平。引伸为正常。《素问·五常政大论》:“其收齐。”原文指收气与长、化之气相平,意即收气正常。②通脐。肚脐。《素问·腹中论》:“此久病也,难治。居齐上为逆,居齐下为从。”②音济(jì)。

  • 类中暑

    病名。指劳役血虚发热,类似中暑者。《六气感证要义·暑》:“有伤于劳役,以致肌热面赤,烦渴引饮,脉大而虚,按之无力,此血虚发热,所谓类中暑也。东垣以当归补血汤治之。”参见中暑条。

  • 樗树子

    见《山西中药志》。即凤眼草,详该条。

  • ①指疾病呈相持状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常之气……暴者为病甚,徐者为病持。”②指切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③指操作针刺术。《灵枢·邪客》:“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

  • 痘瘖

    病证名。系指患痧痘疮疹而失音者。《海藏癍论萃英》:“若疮疹出而声音不出者,是形气俱病也,当清其肺。”治宜疏风宣肺、解毒清热。可选用银翘散、粘子解毒汤等加减。参见痘疮失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