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小儿消渴证之一。又名肾消。《幼科铁镜》:“消浊,火动消肾,移热于膀胱。”《幼幼集成》:“乃上消之传变,肺胃之热久不清,乃至动而消肾,移热于膀胱,小便浑浊,色如膏脂,名曰下消。”治宜滋阴清热。用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厥阴络脉,见该条。
病名。《咽喉经验秘传》:“此症因心肺停受郁热,风痰上越脏腑。须要看他地位,在上者为元痈;在中者为热痈;在两边者为双喉痈;在下者为页育也。要识得标本,然后治其有余不足。”详见各该条。
病名。见《古今医鉴》卷九。即走马喉风。见该条。
出清·汪连仕《采药书》。为杜鹃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出《灵枢·刺节真邪》。即挤法。详该条。
证名。厥心痛之一。因肾病而邪上乘心所致。《灵枢·厥病》:“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瘛,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歧骨陷处痛,若心痛。……连腰,名肾心痛。”《张氏医通·
出《神农本草经》。即桑寄生,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宝盖草之别名,详该条。
位于乳房中央突起的尖端部分。属肝,有病多按肝经病变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