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躁。《素问·五常政大论》:“其气扬,其用躁切。”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即杨梅结毒。见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芋梗之别名,详该条。
肝的阳气。主升发疏泄。与肝阴相对而言。参见肝阴条。
①即津。详该条。②津,津液;气,阳气。如热伤津气,即津液与阳气两伤。
【介绍】:清代医家。字玉书。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少时习内科医,年长因遭兵乱,避难江北,在泰州行医数年,后归乡里。因右食指患疔证,求医治,敷药甚痛苦且无效,终致指废;后数年中指复患疔,求治仍无效,因惧
见《中国经济植物志》。为走马胎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重楼玉钥》卷上。多由邪火炽盛上冲所致。症见牙床或内或外,甚至满牙床红肿疼痛,口内灼热,痰多。详爆骨搜牙条。
指气对血的推动、统摄和化生的作用。气为阳,是运行的动力;血为阴,是物质的基础。气行血亦行,气虚血亦虚,气滞血亦滞,脾气虚则血失统摄而溢,气火盛则迫血妄行而泄。《本草纲目》卷五十二:“故曰气者血之帅也。
证名。又称欠。见《医碥·欠嚏》。详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