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农本草经》。即黄柏,详该条。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已佚。
脉象之一。脉来大而满指,波动幅度倍于平常。若大而有力为邪热实证;大而无力为虚损,气不内守之证。《素问·脉要精微论》:“大则病进。”《素问·三部九候论》:“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1856~1918【介绍】:清末医学家。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别号瘦碧,晚号大鹤山人。原籍山东高密,后寓居江苏吴县。通医理,工诗词,兼擅书画金石。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尝入江苏巡抚
①宣通口、鼻、咽喉等窍道的治法。如湿浊闭塞鼻窍,浊涕下流,用苍耳散(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②同开窍。用化痰药宣通痰浊阻塞心窍的治法。如症见神识不清,言语蹇涩,用导痰汤、礞石滚痰丸。
伤食之一。指饮茶过多所致。《杂病源流犀烛·伤食不能食源流》:“至于所伤之物既种种不同,宜各用主治之药。……伤茶,轻者姜黄、芝麻,甚者吴萸、椒、姜。”《世医得效方》卷四:“茶积,磨积丸治茶积饮食减少,面
病名。见《类证治裁·喘症论治》。指因郁怒伤肝所致的气喘。宜用四七汤等方理气降逆。参气喘条②。
《内经》诊法对体表部位的划分。出《素问·脉要精微论》。中附上,是指前臂内侧皮肤(尺肤)的中段三分一。参见上附上条。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上。系指患喉痹而咽喉溃烂者。多由肝胃热毒蕴积,复感时邪而发。症见咽喉肿痛甚剧,腐溃白斑,形如花瓣,疼痛难咽,甚或目睛上泛,六脉洪大。治宜疏风解毒、凉血消肿。用银翘散、普济消毒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