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物偶入睛证

物偶入睛证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异物入目。指尘沙、谷壳、麦芒、飞虫、游丝或金属、玻璃、竹木之细碎屑等异物飞溅、碰撞入眼。按损伤的部位及程度不同,引起证候有轻重之别,常有沙涩刺痛,羞明流泪,白睛红赤,黑睛损伤,甚者异物可弹射入眼珠内。异物入目后,严禁揉擦或以不洁之物挑拨。异物表浅者,冲洗或轻轻拭出;深陷牢固者,应及时无菌手术取出,术后酌情配合药物治疗。

猜你喜欢

  • 孩儿攻心

    出静光禅师考定《女科秘要》卷二。即胎气攻心。详该条。

  • 广疮

    病名。见《霉疮秘录》卷上。即杨梅疮。见该条。

  • 伏气温病

    病名。指感受外邪后,蕴伏于里,或因平素内热,复为新邪诱发的一类温病。大多初起即以里热为主,与新感温病初起有表证者不同。伏气源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一语。《温热经纬》卷二有《

  • 玉桔梗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桔梗,详该条。

  • 阴虚火旺

    指阴精亏损而致虚火炽盛。症见烦躁易怒、两颧潮红、口干咽痛、性欲亢进等。参见阴虚阳亢条。

  • 毛达可

    【介绍】:见毛世洪条。

  • 气劳

    病名。指虚劳病之中虚气滞者。《太平圣惠方·治气劳诸方》:“夫气劳者,由脏腑虚弱,阴阳不和,喜怒无恒,劳逸过度之所致也。”症见胸膈噎塞,呕逆,脘腹胀气,饮食不下,大便时泄,面色萎黄,四肢无力,日渐消瘦等

  • 蔻壳

    见《药材学》。为白豆蔻壳之处方名,详该条。

  • 凉注

    九注之一。《诸病源候论·诸注候》:“凉注,心下乍热乍寒,一年之后,四支重,喜卧,噫酢,体常浮肿,往来不时,皮肉黑,羸瘦,生澼,目黄,爪甲及口唇青。”参见九注条。

  • (眼)大嘴

    见《广勤轩遗稿》。即内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