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疔疽

疔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两腮及鼻下焮肿生疮,其症似疔而形如无头疽者,故名。多因饮食不节而发病。初起焮肿,疼痛彻骨难忍,如钉着骨,口噤如痉,易发生邪毒攻心,出现呕吐不食烦躁谵语,甚至昏迷等证。不可妄用刀针,宜按疔疮治疗。

猜你喜欢

  • 鱼首石

    见《浙江中药手册》。即鱼脑石,详该条。

  • 山苏子

    见《内蒙古中草药》。为糙苏之别名,详该条。

  • 导气法

    ①针刺手法名。《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指进针后,徐缓入针,得气后再徐缓出针的方法。②即行气法,见该条。

  • 牛顿草

    见《闽南民间草药》。为牛筋草之别名,详该条。

  • 桂枝黄芪汤

    《症因脉治》卷三方。桂枝、白芍药、甘草、黄芪、生姜、大枣。水煎服,须臾饮热稀粥,取微汗。治黄疸脉浮宜汗者。

  • 栝蒌青黛丸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栝蒌仁一两,青黛三钱。为细末,炼蜜为丸,含化。治伤酒而致的湿痰作嗽。

  • 状元红

    见《广州植物志》。为荷苞花之别名,详该条。

  • 盘肠痛

    见《幼科发挥》。即盘肠气痛。见该条。

  • 障陷

    病证名。指患内障眼病而目珠低陷者。

  • 水蓬稞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荭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