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脚底肌肤、筋脉着地作痛。《素问·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肌,肉萎,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多由脾病湿盛所致。本证可见于痿、痹、脚气等病证。
是淡的异体字。参见《淡寮集验方》等。
耗散的元气。《灵枢·终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
指用芳香健脾药健运脾气以治疗脾为湿困,运化无力的病证。
①(néng)。效能、功能、性能。《景岳全书》:“本草所注,又概言其能。”②音耐(nài)。古通耐。耐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能夏不能冬。”《素问·五常政大论》:“能毒者,以厚药。”③(tài)
【介绍】:明代医生。字图南。江西丰城人。精于医术,旅游行医于宝庆(湖南邵阳)。专心研究四诊,治病认真如临大敌,遇有疑难,常静夜思索,晨起即赴病家处治,并常用所得报酬购买奇方秘论。著《医经翼耑》,已佚。
【介绍】:见华佗条。
见《金匮要略》。即术附汤,见该条。
见《云南经济植物》。为黑阳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异授眼科》。即内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