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百会

百会

经穴名。代号DU2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三阳五会天满巅上。属督脉。督脉、足太阳之会。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5寸,约当两耳尖连线之中点处。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左右颞浅动、静脉和左右枕动、静脉的吻合网。主治头痛,昏厥,耳鸣鼻塞眩晕癫狂阴挺脱肛痔疮,中风失语等。沿皮刺0.5~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图47)。

图47

猜你喜欢

  • 紫丹参

    见《集验拔萃良方》。为丹参之处方名,详该条。

  • 水气

    ①古病名。指水肿。《素问·评热病论》:“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金匮要略》载有水气病,其中包括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等。②指水饮、痰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

  • 白茨叶

    见《分类草药性》。为白竻之别名,详该条。

  • 伯乐

    春秋时代秦国著名兽医。善于根据马的外形鉴别马的优劣。

  • 喉科心法

    书名。①清·沈善谦撰。2卷。约刊于十九世纪末。卷上为论说,包括病原、诊法和辨证、咽喉、口、舌多种病证的临床特征,善候、恶候及针灸图说等;卷下集录作者喉症经验效方。作者于治疗原则方面,提出“轻、透、、降

  • 心经热痰

    痰证之一。即热痰。见《不居集》卷十七。详见该条。

  • 红地胆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根草之别名,详该条。

  • 妊娠咽喉痛

    病证名。出《胎产新法》。病因阴虚火盛,胎气上攻,感受时邪,热灼肺胃,发为喉痛。宜降火驱邪。方用东垣凉膈散(薄荷、黄芩、黄连、栀子、连翘、桔梗、甘草)。

  • 云娄农

    【介绍】:见吴其浚条。

  • 虑瘕

    病证名。亦作伏瘕。指邪热伏于大肠所致的瘕病。《素问·气厥论》:“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虑瘕,为沉。”《宣明论方》卷一:“虑瘕证,主女病,大肠小肠移热名虑瘕,津液耗散,不能滑利,菀结而大肠秘涩。”可用槟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