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西草药》。为土大黄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鬲,通膈。即膈消,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沙苑子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小儿疳眼。详该条。
气功养生学著作。唐·施肩吾撰。本书认为习练气功,“先须知其本,知其本则末无不通”,所谓“本”,是指“神由形住,形以神调”,亦即使精神稳定于形体之内,形体与精神和调。此外,指出行功前当调和饮食,保持安定
见《雷公炮炙论》。为麝香之处方名,详该条。
即阳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阴病。”见阳盛条。
见《本草原始》。为天仙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宗金鑑·幼科心法要诀》。即小儿食积,其证头温腹热,大便酸臭,嗳气恶食,烦不安眠,口干作渴。滞轻者宜木香大安丸消导之;滞重便秘者宜小承气汤攻下之。
①《仙拈集》卷三方。当归、川芎、白芍药、人参、赤石脂、白术、茯苓、桂心、藁本、白薇、白芷、牡丹皮、延胡索、没药、甘草各一两。赤石脂、没药另研,余药酒浸,烘干为末,取十五两;再取香附水浸炒为末十五两,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