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积热泄泻

猜你喜欢

  • 胎婴

    即胎儿。详该条。

  • 鼻頺(xiù 秀)

    病名。頺,《正字通》:“颓字之伪”,水下流也,此指鼻涕下流。《医学原理》卷七:“如胆移热于脑为鼻頺、鼻渊。宜以防风通圣散一两加薄荷、黄连各二钱。”参见鼻渊条。

  • 虹叶

    见《岭南草药志》。为乌桕叶之别名。详该条。

  • 虎口百丫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虎口疔。见该条。

  • 拉牛入石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穿破石之别名,详该条。

  • 五更泻

    病证名。见《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即五更泄,详该条。

  • 对脐发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下发背,见该条。

  • 梗舌

    病名。“初生儿口中有如芦苇管之膜,裹定舌尖、舌根,叫做梗舌。”(成都中医学院《中医常用名词简释》)。也叫白膜裹舌。治宜将白膜刮去出血,以白矾末少许搽之。参见舌膜条。

  • 膵俞

    经外奇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胃管下俞。见该条。

  • 女子逆经赤涩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易知》。即室女逆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