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鳖甲煎丸,见该条。
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作用的穴位。在四肢有井、荥、输、原、经、合、络、郄;在躯干有脏腑俞、募穴以及各经的交会穴等,都是比较常用的穴位。参见各该条。
【介绍】:南宋医家。字履道。汾州(今山西汾阳)人。精于医药,由于本人患病,奋而学医试药,深有所得。集有《十便良方》40卷(全名《备全古今十便良方》),用药简当,便于应用。
病名。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指临产前,羊水未破而先有阴道流血者。《张氏医通》:“临月胞水不破,血先下者,此是伤胎,非产也。”
【介绍】:明代医生。字晋卿。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著有《考古针灸图经》、《沂源指治方论》等书,皆佚。
小儿推拿方法。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又名老翁绞。《针灸大成·卷十·手诀》:“以一手掐大指根骨,一手掐脾经摇之,治痞块也。”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白鲜皮,详该条。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气喘者,由败血冲肺、九死一生之症也。……若污血乘虚,由下而上,奔冲入肺,则面黑发喘,最险难治,急宜夺命丹,或琥珀保生锭子急煎,定喘保肺汤可救一二。”属产后危重症。
病证名。指恶寒由饮食、劳倦等所致者。《证治汇补·恶寒章》:“内伤恶寒稍就温暖即止。”《张氏医通》卷三:“脉缓弱,或气口虚大,按之无力,兼见倦怠,手心热,是内伤元气证。补中益气汤,加桂附二、三分,以行参
见五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