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西晋·崔豹《古今注》。即赤芍药,详该条。
见《重庆草药》。为玉米轴之别名,详该条。
见《婴童百问》。即脐风,详该条。
见《医学准绳六要》。即牙齿之埋于牙龈部分者。
病名。指食糍糕类过多而成积滞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糍糕积,食之过伤成积,噫气吞酸,心腹作痛也。宜白芍、谷芽、神曲。方用青木香丸。”参见食积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即捧耳摇头。详该条。
出《黄帝内经太素》。即合谷刺,见该条。
证名。指身体抖动并有怕冷感觉。多因暴感寒邪,或心火热甚,阳气被遏所致。可见于外感热病、疟疾、暴受寒冷、饮酒、恐惧时。《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战慄,动摇,火之象也。阳动阴静,而水火相反,故厥逆禁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五脏镜源》4卷、《病源手镜》1卷,均佚。
①《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川芎、羌活、旋覆花、防风各二两,甘草、苍术、楮实、楮叶各一两,菊花、枳实、蝉蜕、木贼各二钱半。为末,每服二钱,茶水调下。治暴赤眼。②见《医学纲目》卷十三。即龙胆饮子,见该